帶 * 為必填項 關閉
供應酸蝕鏡子
基本信息
青島中利鏡業(yè)有限公司基本信息
青島中利鏡業(yè)有限公司是由青島中利全部集團和美國有名的普朗特公司合資組建的國內大型有經驗制鏡企業(yè)。青島中利鏡業(yè)有限公司坐落于美麗的海濱港口城市青島,交通發(fā)達,海運方便,可以快捷直接運往世界各主要港口。公司占地面積三萬余平方米;公司擁有員工120多人,制鏡行業(yè)有經驗技術人員10余名,中利鏡業(yè)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及產品質量檢驗設備,已通過ISO9001.2000 質量認證體系。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高品質的生產設備以及嚴謹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保證了公司源源不斷的向國內外客戶提供較玻璃鏡子。
員工人數:50-100人 廠房面積:22600 年營業(yè)額:人民幣5000萬元/年-人民幣1億元/年
年進口額:人民幣2000萬元/年-人民幣5000萬元/年 年出口額:人民幣2000萬元/年-人民幣5000萬元/年 主要市場:,北美,南美,西歐,東歐,東亞,12南美,中東,非洲,大洋洲,,
客戶群:建材批發(fā)商、家居市場
公司名稱:青島中利鏡業(yè)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 公司網址:http://sinomirror.glass.com.cn主營產品:浮法鏡片,鋁鏡,銀鏡,深加工鏡子 公司成立年份:
公司網址:http://sinomirror.glass.com.cn
供應酸蝕鏡子產品概況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來制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16世紀發(fā)明了圓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時發(fā)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fā)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鏡子及其邊框日益成為室內裝飾。18世紀末制出大穿衣鏡并且用于家具上。錫汞齊法雖然對人體有害,但一直延續(xù)應用到19世紀。1835年,德國化學家J.von萊比格發(fā)明化學鍍銀法,使玻璃鏡的應用更加普及。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銅鏡。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稱盛水的銅器為鑒。漢代始改稱鑒為鏡。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并有全身鏡。最初銅鏡較薄,圓形帶凸緣,背面有飾紋或銘文,背中央有半圓形鈕,用以安放鏡子,無柄,形成中國鏡獨特的風格。明代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鏡逐漸普及。日本及朝鮮最初由中國傳入銅鏡。日本在明治維新時玻璃鏡開始普及。